地名史话|袁家弄(蕲州)

地名史话|袁家弄(蕲州)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古今蕲谈

袁家弄,亦名“袁举人家”,是蕲州城内居委会一条不足百米的小弄堂,因袁氏家族世代居此而得名。现居黄、郝、王、冯等姓不足百户居民,属蕲州第一居民委员会。清以来,从这里走出众多英才,以“楚北大儒”、教育家陈诗和中共红色情报奇人袁殊为最。

袁氏先祖自明代江西迁此落籍后,袁家弄就开始热闹起来。到清代的袁开宙这一辈,袁家与檀林的书香世家陈先磐结为儿女亲家。袁开宙是蕲州的岁贡生,字浚来,号哲轩,有2子3女,其第三女嫁陈家陈宗海。谁知宗海早逝,“遗腹子”陈诗出生后,袁夫人与婆母一起,艰难度日。其子陈诗(1748—1826),幼年聪颖异常,在母亲严格督促下读书奋进,终因生活所迫,几近辍学,袁母只好带着陈诗回到袁家弄,依父亲袁开宙生活。袁一生慷慨济人,造福桑梓,特别是教育外孙陈诗读书上进、求取功名下过不少功夫。

据《袁氏宗谱》载:“陈诗寄居母家以养,以教,外祖之力居多,故陈诗每一念及,辄慨然不云忘。”袁夫人教子有方,后黄梅喻文鏊有诗赞陈诗之母:“郁郁千寻松,上有太古雪。松比人心贞,雪比人心洁。嗟哉陈母贤,八月为新妇。……慈乌生一子,哺谷渐成雏。典我嫁时衣,购我架上书。读我架上书,还我嫁时衣.....(见《红蕉山馆诗钞》)。”

外祖父袁开宙见陈诗读书用功,就带在身边供其读书。乾隆三十九年(公元1774年),陈诗高中解元。解元就是在乡试中为第一名举人(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,分乡试、会试和殿试,乡试为省级考试,合格者为举人,第一名为解元),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陈诗参加京城会试,考中戊戌科第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,后成为享誉荆楚的教育家,被誉为“国士”、“楚北大儒”。

陈诗编撰的《湖北旧闻录》

袁开宙不仅努力教育陈诗专心读书,同时也教育自己子女努力学习,子孙为当地名儒和名宦者有7人。

袁秀升(1819—?),袁开宙五世侄孙,名俊文,字用章,号清吾,考中举人后授黄陂县教谕、沔阳州学正,终生以教书育人为已任。1869年退休后被聘为蕲州麟山书院山长(即校长),他招揽师资,重用人才,扩建书院,广置校产,经营有方,校誉益隆……

袁晓岚,生于袁家弄,中国同盟会会员,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因手臂骨折而返上海就医,后曾任山东省某县县长,为政清廉,有政声。

袁殊

袁殊(1911-1987),生于袁家弄,父亲分家后搬城外东长街居住。青年时任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。后多年生活、工作在险象环生的敌人心脏,一身而为五重身份的红色情报员(中统、青红帮、日伪、军统、中共秘密特科),为世界情报史上奇人。1955年因潘汉年冤案入狱,1982年党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昭雪;1987年,袁殊在北京逝世,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。2007年8月15日,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,央视八套热播34集电视连续剧《记忆之城》,男一号朱今墨原型即袁殊。据考,袁殊一门十人为教授、博士:长女马元曦,博士;次女曾昭,博士;三女曾曜,生前为音乐家,吉林省交响乐团第一长笛手。长子曾龙,副研究员;幼子曾虎,硕士。婿戴舫,教授;婿吕嗣杰,高级工程师;婿赵如宝,教授。孙女张晓丹,博士;孙女文鸣,博士,孙女曾凡,博士。

陈诗(1749-1826),字观民,号愚谷,别号大桴山人,湖北蕲春人。清代著名学者、考据学家、方志学家、教育家。进士,授工部主事。后辞职归里,历主鹿门、荆江、江汉书院,其中主“江汉”凡20年,三楚名士多出其门,如嘉庆己卯科状元陈沆和嘉庆庚辰科探花陈銮皆是其门生,故被时人称为“楚北大儒”。陈诗著作繁富,涉及面广,现存书目近50种、900余卷。主要著作有《湖北方域志》、《嘉靖湖北通志》、《湖北旧闻录》、《湖北金石存佚考》等。

相关推荐

南通长牌,学会看图长知识,也是一种记忆的方法
必发365娱乐在线官网

南通长牌,学会看图长知识,也是一种记忆的方法

📅 08-09 👁️ 9441
新版胜利VC86E拆解+吐槽
必发365娱乐在线官网

新版胜利VC86E拆解+吐槽

📅 08-04 👁️ 7447
中金支付是什么平台?第三方支付牌照解析
365娱乐app官方版下载

中金支付是什么平台?第三方支付牌照解析

📅 07-21 👁️ 53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