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瞳孔出现偏棕色的情况,可能是由于遗传、色素沉着、外伤、虹膜睫状体炎、青光眼、白内障等导致,要及时明确原因,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
1、遗传:如果直系亲属当中有棕色瞳孔的人群,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,通常不会出现视力低下等不适症状,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,不需要过于担心,也不用进行特殊处理,平时注意保持眼部的卫生清洁即可。
2、色素沉着:是因各种原因引起色素增加导致皮肤颜色加深,部分人群的眼睛呈白色,甚至出现巩膜发蓝的情况,更容易发现眼睛瞳孔里有棕色的色素斑,一般在出生以后就存在,不用进行特殊处理,无需担心。
3、外伤:如果患者的虹膜部受到外伤,如撞击伤等,可能会导致虹膜缺损,出现虹膜色素脱失,使眼睛颜色变浅,呈棕色,还可能会伴有畏光、瞳孔虹膜形状改变、视物模糊等症状,可以通过虹膜隔植入术或瞳孔修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。
4、虹膜睫状体炎:是一种发生于虹膜、睫状体的炎症,由于炎症的刺激,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红、眼痛、畏光、流泪等症状,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虹膜水肿、脱色素等症状,表现为瞳孔颜色偏棕。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,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,促进局部渗出吸收,预防虹膜后粘连,同时可以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、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,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。
5、青光眼:是一组以眼压异常,导致视神经萎缩及凹陷、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眼科常见疾病,由于青光眼患者会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,可能会使虹膜组织向晶状体方向膨隆,与晶状体悬韧带摩擦,导致虹膜色素大量流失,出现眼睛看起来为棕色的情况,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应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、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。
6、白内障: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,导致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,由于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会逐渐变混浊,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,可能会出现瞳孔发白、晶状体核呈棕黄或者棕黑色的颜色改变,患者通常需要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。
除此之外,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、糖尿病、神经纤维瘤病等疾病也可能会出现此类症状,患者需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,通过眼底检查、眼压测试等检查明确具体情况,并积极进行治疗。